关注聚焦

国家级虚拟教研室与一流本科课程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关注聚焦 -> 国家级虚拟教研室与一流本科课程 -> 正文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虚拟教研室负责人柴素芳教授应邀参加重庆交大举办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挂牌仪式暨理论研讨会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08-23 浏览量: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持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着力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深入推进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回答好中国之问、时代之问、学生之问,8月21日,重庆交通大学在乌海召开新时代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暨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研讨会,并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土壤化中试基地举行教学科研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暨各高校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挂牌仪式。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挂牌仪式上,7所高校代表依次接受赠牌

与会代表在挂牌地点留念

上午,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宫辉,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旭煦,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原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邓卓明,重庆交通大学原副校长易志坚,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白凯,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长任海涛,以及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河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南宁师范大学、包头师范学院等高校代表,以及《重庆日报》、《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媒体出席了授牌、挂牌仪式。“在乌兰布和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实验示范基地建设‘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推进科学家精神进校园,可谓正当其地、正当其时!”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宫辉表示,“大思政课”就是要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重庆交通大学易志坚教授团队用实际行动在实践育人、实践教学方面开展了诸多有益探索,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和实践资源。”他高度评价了易教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学家精神,敢叫日月换新颜、把荒漠沙海变成绿洲良田的梦想家精神,功成在我、功成有我、时不我待,把梦想变为行动的实干家精神和舍得一人苦、换来万家乐的为民情怀!

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宫辉致辞

柴素芳教授与科学家易志坚教授合影留念

下午,重庆交通大学在乌海召开新时代“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暨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研讨会。会上,重庆交通大学原副校长易志坚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秦在东教授,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原书记、博士生导师邓卓明教授,南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曾令辉教授,重庆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晓平教授,包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翠芬教授,华中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丰顺副教授,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柴素芳教授等专家作主旨发言。

重庆交大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任海涛主持研讨会开幕式

重庆交通大学原副校长易志坚教授作《力学与沙漠生态恢复——沙漠土壤化的原理、实践与前景》主旨报告

华中师大博导秦在东,重庆师大党委原书记、博导邓卓明,南宁师大马院院长、博导曾令辉,重庆交大马院院长张晓平作主旨报告

包头师院马院院长刘翠芬,华中农大马院副院长胡丰顺,河北大学博导柴素芳教授作主旨报告

河北大学柴素芳教授发言题目是《“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十年探索》。她首先感谢重庆交通大学举办了这次“规模小、意义大”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和研讨会,表示被易志坚教授的“四个精神”深深感动着。她从“大思政课”的本质要义出发,以河北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方式创新入手,详细介绍了通过微电影这一“小切口”,如何将思政理论小课堂和社会实践大课堂完美结合。在播放微电影《西淀灯火》的过程中,她向与会代表分享了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十年微电影教学发展的历程和成果,用丰富的实例证明了“微电影”这一实践教学形式,在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柴素芳教授作《“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十年探索》主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