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认真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系列主题活动的通知》(教社科厅函〔2022〕8号)文件精神,2022年5月至2022年11月,由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我心中的思政课”——第六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成功举办。本次大赛组委会共收到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743所高校提交的1684部微电影作品,评选出特等奖6部,一等奖15部,二等奖30部,三等奖40部。大赛还评选出最佳摄影奖、最佳表演奖和最佳创意奖三个单项奖。


2023年5月26日,“我心中的思政课”第六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颁奖仪式圆满落幕。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报送的微电影作品《西淀灯火》荣获全国二等奖(第一名)和最佳创意奖。《西淀灯火》指导教师柴素芳教授及编剧、导演刘仕茂同学赴武汉大学参加颁奖典礼。

首先,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宋凌云、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沈壮海致辞。沈壮海在致辞中指出,本届微电影大赛作品紧扣新时代主旋律,汇聚了广大青年大学生的时代之思,从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独特视角,以微电影的艺术形式呈现了思政课的教学成果,增强了思政课的艺术感染力,集中展现了广大青年学子志存高远、奋发有为的昂扬状态。
其次,武汉大学相关负责人公布赛事筹备情况及获奖单位信息,并依次颁发证书及奖杯。《西淀灯火》编剧、导演刘仕茂同学上台领取二等奖证书及奖杯,部分获奖师生代表分享了创作经验,这些作品以出色的思想蕴含、艺术表达与技术实现得到了专家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再次,我校柴素芳教授作为最佳创意奖获得者领奖并分享获奖感言,她指出,获奖作品《西淀灯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导雄安新区建设的大背景下制作完成的,体现了革命精神的代代相传。她围绕“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幸福离不开创新”“奋斗本身就是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主题,分享了我校思政课教师十年间指导4万多名大学生拍摄7000多部微电影的幸福体验,讲述了她与首部微电影《幸福阳光》中男一号扮演者窦星辰的感人的师承故事:十年来,窦星辰从我校本硕博学生转变为河北农大思政课教师,从一名演员转变为本次大赛一等奖《蛋愿》的指导老师!这就是我校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改革的最大成果!

为了更好地运用报送作品,5月27日,会议代表围绕“微电影与思政课教学”“微电影与大思政课建设”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我校柴素芳教授在会上作《“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微电影教学探索》主旨报告。她以指导学生拍摄的微电影《西淀灯火》为例,详细介绍了我校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相关情况。《西淀灯火》编剧、导演刘仕茂同学分享了自己参与思政课微电影教学的收获与成长,介绍了《西淀灯火》的创作初衷和育人理念。“我心中的思政课”总导演陈训威围绕“‘我心中的思政课’六周年回顾与展望 ”做精彩总结。他针对该活动的评分细则作出阐释说明,并表达了对下一届微电影大赛的期待与展望。

微电影《西淀灯火》由柴素芳、王华玲、李慧娟、孙艳丽、金晓非老师指导,旨在弘扬和传承白洋淀英雄儿女的革命精神。影片展现了一名大学生以抗日英雄“小兵张嘎”的身份“梦回”白洋淀所经历的系列场景,“醒来”后发现,不是梦见自己变成了张嘎前辈,而是“白洋淀,风光好,英雄多,人人都是嘎子哥”。

“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是由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之一,从2017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了六届,成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重要论述精神,深化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升大学生参与度,增强课程获得感的重要举措。我校推送的作品中,3部获三等奖,3部获得优秀奖。此次《西淀灯火》获二等奖(第一名)和最佳创意奖,这是我校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改革十年的集体智慧的结晶,进一步激发了我校大学生以拍摄微电影的方式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对于深入推进我校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改革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