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2023年5月8日,“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虚拟教研室”主办了第十七期专题辅导会。国家级“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虚拟教研室”牵头人、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柴素芳教授应邀到南宁学院开展教研活动。南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思政课教师和学生代表50余人参加了教研活动。会议由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董艳主持。

首先,董艳院长对柴素芳教授进行介绍,并对柴素芳教授莅临南宁学院开展教研活动表示感谢。董院长在致辞中讲到,教育部、中宣部等十部门颁布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对于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柴素芳教授从2013年开始,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研究,产生了重要成果和广泛的影响力。柴教授是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理事,河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河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各1项,主持教育部课题6项、省级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5部。

其次,柴素芳教授以《“大思政课”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探索》为主题做专题报告。她立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提出“大思政课”的本质属性就是实践性,思政课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因此,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是加强思政课建设,提升思政课育人目标的重要举措,实践教学是“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抓手。她以指导学生拍摄的微电影《西淀灯火》为例,详细介绍了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的开课背景、课程目标、发展历程、解决问题、教学环节、四项要求、九多成果和发展前景。

再次,柴教授的博士生姜旭结合团队/师门精神“厚德、求真、创新、幸福”分享了参与微电影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获得感。通过现场连线的方式,柴教授的硕士生肖敬寒结合河北大学“幸福微影社”的工作经历分享了自身的成长过程与收获;“我心中的思政课”——第六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二等奖、最佳创意奖获奖者刘仕茂同学以获奖影片《西淀灯火》为例,介绍了通过拍摄影片受到的深刻地革命精神教育,表达了作为白洋淀人有张嘎前辈的自豪感以及建设雄安新区、传承革命精神的责任感。

最后,柴教授向董院长等人赠送了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电影教学成果丛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电影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微电影应用研究》。董院长在总结中指出,感谢柴教授毫无保留分享了河北大学思政课微电影教学的先进做法,柴教授结合讲座内容,分享了她带领团队、指导学生的过程,体现了她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之“真”,对思政课教学改革之“新”。

柴素芳教授应邀到南宁学院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展示了虚拟教研室在“团队培养、会议联动、讨论交流、资源共享、成果展示”等方面的功能,对于助推该校“大思政课”建设、微电影实践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