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我院3位教师荣获第十九届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11-19 浏览量:

近日,第十九届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我院王海教授、李维意教授荣获二等奖,田海舰教授荣获三等奖。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省内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奖项,旨在评选具有学术价值或实践意义的优秀研究成果。

获奖作品简介

1.王海:《新时代治国理政思维方法研究》(著作)

该成果围绕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蕴含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思维方法,从哲学和逻辑学的层面,对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蕴含每一个思维方法的形成依据和基础,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以及运用和发展进程中要注意的问题等进行系统分析、论证,并进行学理性解读与诠释。该研究在注重学理分析的基础上,还侧重释思维方法在具体实践领域中的运用和体现。该成果成果被全国76家单位收藏,涉及省级图书馆、党校系统、本科院校、高等专科学院、县域图书馆等。其中包括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7所985高校;同济大学等17所高校;河南大学等20所双一流高校。成果指定出版后,受到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河北省委宣传部、学习出版社等部门的推介和评议,同时,在《中国社会科学网》《新华广播》等媒体进行报道,其后续阶段性成果被国家相关部门采用。

2.李维意:《马克思空间哲学研究》(著作)

该成果对马克思空间哲学的理论重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本书共引言、第1—6章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引言主要是介绍了马克思空间哲学的理论重释、现实价值、文献综述和创新之处;第1—6章包括: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社会空间本质论、马克思空间理论的社会逻辑、马克思空间生产理论、马克思对资本空间化的剖析与批判、马克思对劳动空间的现代性批判、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结语主要是阐明了马克思空间哲学的当代出场方式,包括回应西方“空间转向”的理论出场方式和破解现实“空间问题”的实践出场方式。该著作是2019年国家社会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结项成果。在该成果研究过程中,有5篇论文在《哲学研究》等顶级期刊、权威期刊和CSSCI期刊发表。指导研究生完成相关选题毕业论文8篇。在此研究基础上,2022年又获得《马克思劳动现代性思想研究》国家社科一般项目立项。该成果坚持用旗帜鲜明的理论立场重释马克思空间哲学,用与时俱进的理论观点重释马克思空间哲学,用返本开新的理论方法重释马克思空间哲学。新时代加强马克思空间哲学研究,能够为我国城乡融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能够为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提供价值指南,能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哲学理念。

3.田海舰:《论英雄模范人物与事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作用》(论文)

该成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英雄人物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综合采用哲学、政治学、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多等学科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对英雄人物及精神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理依据、主要作用、秉承理念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深刻提出了英雄模范人物与事迹是对“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最好注脚,其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并仰仗人民的认同,其宣传教育同历史观有密切关系。其次,系统剖析了英雄模范人物与事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五大传播作用”:示范和引领作用、激励和鞭策作用、唤醒和激活作用、辨识和警示作用、团结和凝聚作用。再次,深入探析了提升英雄人物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效果必须秉承的“四大基本理念”: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先进性、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的人民性、鉴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正确性、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效性。以该成果为支撑,成功立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英雄人物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作用研究”。在《思想战线》《井冈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发表高水平论文《英雄人物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作用及规律新探》《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向度》。